一款输入DC24V直流、输出380V三相四线的10kW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可行性方案

一、系统架构

  1. 多级升压转换

    • 第一级:DC-DC升压
      采用多相并联的同步整流升压转换器,将24V升压至约620V中间直流母线。

      • 输入电流计算:假设效率90%,输入功率为11.1kW,输入电流达463A。需多相并联(如6相),每相处理约77A,降低热应力。

      • 器件选择:低Rds(on) MOSFET(如Infineon OptiMOS™)并联,高频铁氧体变压器(设计需低漏感、高耦合),输出电容组(电解+薄膜电容组合)。

    • 拓扑选择:全桥LLC谐振转换器,兼顾高效率和软开关特性,降低损耗。

  2. 第二级:三相四桥臂逆变

    • 逆变拓扑:前三桥臂生成三相电压,第四桥臂调节中性点,支持不平衡负载。

    • 调制策略:3D空间矢量调制(3D-SVPWM),动态控制第四桥臂以稳定中性点电压。

    • 器件选型:高压SiC MOSFET(如Cree C3M™系列),耐压1200V,低开关损耗,适应高频操作。

  3. 输出滤波

    • LC滤波器:每相配置电感(≈2mH)和电容(≈10μF),开关频率20kHz时THD<5%。

    • 共模滤波器:抑制高频共模噪声,确保EMI合规。


二、关键设计参数

  • 输入侧:24V DC,463A(需定制铜排/电缆,低接触电阻连接)。

  • 中间母线:620V DC,电容组(如Panasonic 450V电解电容串联)。

  • 输出侧:380V线电压(相电压220V),频率50Hz,额定电流15.2A(每相)。

  • 开关频率:DC-DC级100kHz(LLC谐振),逆变级20kHz(SiC器件支持高频)。


三、控制策略

  1. 升压级控制

    • 多相均流控制,确保各相电流均衡。

    • 电压闭环反馈(PID调节),稳定中间母线电压。

  2. 逆变级控制

    • 第四桥臂控制:检测中性点电流,通过3D-SVPWM补偿不平衡负载引起的电压偏移。

    • 锁相环(PLL):同步电网频率(若并网),独立运行时可生成内部参考波形。


四、保护与散热

  • 过流/短路保护:霍尔电流传感器(如LEM LAH 200-P)实时监测,快速关断驱动(<1μs响应)。

  • 散热设计:液冷散热系统(如Cooler Master液冷板),MOSFET和变压器均安装散热基板。

  • 隔离与驱动:光耦或数字隔离器(如ADI ADuM系列)驱动高压侧器件,确保安全隔离。


五、成本与实现

  • 器件成本:SiC MOSFET和定制变压器占主要成本,总成本预估约3000−3000−5000。

  • 控制平台:TI C2000系列DSP(如TMS320F28379D),支持复杂算法和高速PWM生成。


六、挑战与优化

  1. 输入大电流处理

    • 使用铜排降低电阻损耗,并联MOSFET需动态均流。

  2. 升压效率提升

    • 优化LLC谐振参数,实现软开关(ZVS/ZCS)。

  3. 中性点稳定性

    • 第四桥臂需高频控制,结合负载电流前馈补偿。


此方案通过多级转换和先进控制策略实现高效、可靠的10kW逆变,适用于离网储能或特种电源场景。需进一步仿真验证(如PLECS或PSIM)和样机测试,优化热管理与EMI性能。

鲁ICP备2022008433号-1